

01· 设计理念
蓬安紧扣时代旋律
一江水,几多情
一座城,育新贤
一公园,谱新赋
打造集城市休闲、文化博览、康体健身、户外体验为一体的城市体育中心。
02· 区位概况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53亩。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蓬安嘉陵江畔,背靠锦屏山,对望龙角山,与相如湖国家湿地公园相邻,与相如故城、周子古镇相伴。
紧密融入成渝“两小时经济圈”和南充“半小时经济圈”,交通可达性极佳。
03· 项目规划
竖向分析:
场地地势由东至西依次升高,规划中保留现状山体,尊重地形高差,根据地形坡度设计有不同类型景观。
▲地势高差处理
场地内场馆所选之地均为地势平坦区域。
▲竖向对比分析
规划结构:
整体规划以“一轴 一带 四片区”划分功能空间。
一轴:连接体育中心远期主入口、城市广场、相如湖国家湿地公园一直延伸至嘉陵江;
一带:以蓬安中学为起点横贯整个公园景观的空中连廊景观带;
四片区:休闲文化区(含休闲活动区、文化中心场馆)、入口景观区、运动健身区(含全民健身区、体育场馆)、风情商业区。
▲空间分析
交通组织:
公园内设计有完善的车行和人行交通系统。
车行道呈环状顺应坡地高差,宽度设计8米,满足消防车通行以及双向行车。同时能到达园区所有场馆,满足消防道、物资运输通道的功能需求。因体育馆的特殊性,形成独立的外围环道。
▲车行系统分析
人行系统更具特色,采用多元化交通紧密结合的方式,结合公园功能、坡地景观、山体形态分别设计了公园跑步环道、游览景观步道,以及空中廊桥等多元化交通。
▲跑步环道
▲景观步道
▲空中廊桥
其中由南至北的一条空中长廊在森林穿行,白天犹如一条灵动的飘带穿梭在林间,于夜幕之下又宛如璀璨星河,通过立体交通的方式将公园山顶景点有机的串联。
04· 建筑设计
体育馆:
中心建筑主题灵感源于竹简。环形外立面由片片竹简搭接而成,是那古老的历史在低低絮语。墨香千古传,辉煌留史册,文明碧云天,它象征着传承,记载着瑰宝。体育馆外立面引用竹简元素表达对历史的崇敬,对当下的记载,以及对未来的希冀。夜晚的场馆透过镂空的文化符号显露出璀璨的灯火,仿若一颗希望之星熠熠发光。
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是一座文化馆与图书馆建筑综合体,整体造型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意境,以太极之势包罗万象,睿智明朗,顺应自然。似两卷竹简缓缓展开交织而成,一侧以玻璃外墙装饰,晶莹剔透,采光极佳,可作为图书馆;另一侧以竹简装饰传承历史印迹,可作为博览中心;中心围合的庭院可作为室外休闲场地。历史与现代,在这里被传承,铭记和发展。
沿街商业:
商业街建筑采用现代中式风格,融入蓬安文化。临街面与道路齐平,但采用了景观带与建筑的间隔式布置。留出足够的城市绿廊,增加建筑进退关系,避免形成单调的条状商业街。同时景观带丰富了城市形象。并且通过景观带能直接进入公园内部,使商业街与公园有机融合。
05.景观设计
城市广场:
城市广场近期:以绿化、园路的方式打造自然生态景观。
▲近期鸟瞰图
城市广场远期:打造城市广场作为体育中心主要人行入口,并规划行政中心或会展中心。
▲远期鸟瞰图
赋一江水,相如湿地育新城。
在斑驳的阳光下肆意奔跑,穿过水上栈桥,就是相如湖国家湿地公园。芦苇摇曳,候鸟齐飞,在这里捕捉万象生命,尽享湿地风光。前方是一条极具仪式感的景观大道,渐闻两侧流水潺潺,中心草坪热烈洋溢,整齐排列的树阵与灯柱,气宇轩昂,无一不在诉说这仪式感。穿过景观大道,中心广场气势恢宏,给人一种“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旷达。
踏着流水而上,广场中心的标志性雕塑“蓬安源”映入眼底,弧形轮廓屹立在水景上,在空中盘旋,仿若太极之势,包罗万象。也寓意它是这一切精彩绝伦景象的源头活水,美好从此处缓缓展开。
公园景观:
体育中心包含四大园区,通过多样化的交通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多元化的文体公园。花开春暖时分,疏林草坪也沐浴在阳光里,一家人铺上地垫,欢声笑语,慵懒地享受这大好时光。空中长廊蜿蜒灵动穿梭在林中,每一处皆是不同的景致。通过空中长廊可在公园景观区趣味畅游,地面规划彩色慢跑系统,为市民提供一个有氧健身的森林跑道。
▲景点及活动分析
▲空中走廊
▲彩色跑道
▲交通岛鸟瞰图
06· 结语
每一次的建筑设计都是历史和未来的纽带,尝试着引领未来生活的新风向,定格历史文化的时代烙印。这次设计我们通过空中舞动的飘带,将历史与现代碰撞中的文化中心和体育场馆做一次柔和的连接,展现一幅曲径通幽处,人在画中游的意境长卷。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蓬安县体育中心项目
项目类型:公园及公共建筑设计
项目地址: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
业主单位:蓬安相如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设计团队:熊晓凤 唐莉 梁衡 邹瑜 桑逢强 韩勇 刘佳
涂建华 张文叶 吴帆 向国兵 龚铭一
设计时间:2019年8月—2020年3月
建筑面积:44265.92 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