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NEWS 环球资讯
25年前的颠覆式设计|巴塞罗那植物园
2024-06-23

 巴塞罗那植物园正如西班牙现代景观,没有成规、无限想象、艺术一流的特立独行一样,也是一个颠覆了人们以往设计概念的作品。无论是景观结构的营建还是植物的收集、展示,都能启发人们思考景观发展更多的潜在可能。

 


植物园坐落在巴塞罗那蒙特惠奇山西南坡,于1999年建成开放,占地15公顷,最大高差达l50米,共收集世界范围内地中海气候特征区域的植物4000种。由建筑师 Carlos Ferrater 和 Josep Lluís Canosa、景观设计师 Bet Figueras、园艺师 Artur Bossy 和生物学家 Joan Pedrola合作设计。植物园在景观结构和植物方面的创新,深刻诠释了人工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在设计构思上主要围绕以下两个要点:
一是顺应山地本身地形条件,在空间组织上运用分形几何的构图法,通过若干折线交织成网将全园分成多个三角形区域;二是顺势将路网分割地形区作为种植分区,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群落概念安排植物分组与布局。



竖向结构
巴塞罗那植物园中以折线交织形成的三角形网格体系,是公园基本形式框架,也是竖向设计的核心结构。这种网络式地形系统最大程度地顺应了场地条件,同时遵循分形美学构图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立体主义风格特征。

 

 

 

场地中一套纵横交错、曲折蜿蜒的折线路网体系,在三维层面上形成了起伏变化的三角形网络式地形,这一竖向设计并非是以一种强烈的人工化形式强加于自然山体,而是紧紧贴合在原山体轮廓上。这些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三角形网络随地形坡度伸展、收缩,可以最大程度地与原地形吻合以减少土方量。


折线形式的划分与切割虽然在视觉感受上破碎感与人工痕迹过重,但在巴塞罗那植物园中,这一形式却像是从蒙特惠奇山生长出来的一样。每处转折、交错、开合变化都是源于对山体地形的仔细分析,充分顺应场地而非凭空生成。人工化的形式来自于对自然的极大感受力与尊重,破碎化的视觉冲击却营造了统一完整的空间秩序。



折线网络式地形即运用分形几何理论将全园划分为大小层级的若干三角形,形成空间组织的基本结构,同时,三角形作为形式母题运用到各种景观元素中:不规则三角形混凝土平台、围合三角空间的折线型挡土墙、入口建筑的三角形屋顶、甚至连续折面塑造的三角座椅。



公园局部与细节的雕琢与公园整体布局达到自相似、层级递进的分形美学效果。网络式地形通过三维折线的交织,不仅形成了非线性的网状竖向结构,更营造了形式自相似且主次分明的复杂空间秩序。大层级的三角形种植开敞区、中层级的不规则交通平台衔接各种植区,小层级的挡墙围合下的半闭合三角形节点,既在空间上满足各种使用需求和复杂功能,又形成层次丰富、序列明晰的有机整体。

 

 

BEIJING CC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CHONGQING BANCH
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