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谭 琛
中国文字的精髓在于象形而不拘泥于形,有意而不束缚于意。初次看到“间外”二字,我便沉思着这两个字所包含的意义,也许它本就无意义;正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家也说过“心有象,方生仪”,而此时我心中的“间外”也正随着我指尖的烟雾在升腾中幻化成不同的图案,不同的记忆,不同的思绪…….。
间是门内的太阳:可以是房间,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你我之间。
门内看到日升日落变化的景致,我们称之为光阴;
门内享受到太阳般温暖的地方,我们称之为家庭;
门内共浴阳光烹茶手谈的相处,我们称之为友情;
如果说“间外”阐述了空间的内涵,讲述的是内外之关联的话;那么它代表的是一种哲学上的关联,或是一种空间的宇宙观;古代哲人已很好的阐述了连现代语汇都无法形容的宇宙无穷尽的概念:“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空间中的内外也正是我们建筑师所一直追求的一种联系,每栋建筑的设计都充满着“内外”;清晰的阐述每栋建筑空间的内外关联,并能让人产生美好愉悦的空间感受,正是每个设计作品所应真正追求的。
如果说“间外”隐喻了时间的变化,讲述的是渡过的岁月的话;那么它代表的是一种生活上的追求,或是事业上的探索;如何去享受家庭生活,如何去享受工作,如何去享受友情;只有懂得解决并享受时间带给每个人的问题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生活,追求生活并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如果说“间外”代表的是一种态度,隐含着的是一种抉择的话;那么它代表的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或是生活中的选择;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伴随一生的都是不同的选择,选择人生道路,选择爱人,选择工作,选择生活方式;清晰懂得自己需求并作出正确选择的人,才能懂得如何融入社会,爱护家庭,享受工作。
已过而立之年,即将步入不惑的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在于不同的“间外”。
人是个社会性的复杂个体;人的一生都是由光阴主导着,并在事业,家庭,友情之间经历不同的喜怒哀乐,品尝着社会中的酸甜苦辣。
在求学中的“间外”,我们需要刻苦学习,了解社会,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工作中的“间外”,我们需要保持旺盛的精力与想象力,为事业的成长奠定一个稳固的平台;
在家庭中的“间外”,我们需要充分的理解,充分的沟通,并保持一颗充满爱的心灵,为自己的人生构筑一个强大的庇护所;
在社会中的“间外”,我们需要懂得原则与规则,需要坚守自己的品德与信念,需要沟通与努力完善,为我们生活的环境打造一个充满真善美的世界。
常有年轻的设计师问我“您觉得什么才是好的设计作品?”,在求学时候,我觉得有创意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作品;参加工作几年后,我又觉得充满新颖手法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作品;历经十几年的设计生涯后,我的回答是“充满对生活理解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作品。”
诚然,建筑的本质是给人使用的,因此每个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决定了对建筑的不同感受,理解并了解这种感受才是每个建筑师成熟的追求;很多时候我们仅了解自己而很难了解别人,也有很多时候我们想了解别人却缺乏必要的沟通手段,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沉迷于自己认同的那种了解而忽视了别人不同的感悟,我想,这些也许是我们身为建筑师所更应该去努力学习的;相比创意,相比手法,了解自己同时了解别人的感受犹如浮萍之于绿水,森林之于土壤,飞鸟之于天空一般更为重要。
杯子里浓郁的毛尖已喝掉一半,烟缸里的烟蒂还在冒着袅袅余烟。生活是昨天,也是今天,更是明天。我想,“间外”也正是怀着留恋昨天,改善今天,创造明天的目的出版的吧,衷心祝愿“间外”杂志越办越好!成为我们每个北京中外建员工的沟通平台,交往平台,展现我们享受工作,享受生活美好的一面!
